
中文名:橘黄刺杯菌
拉丁学名:Cookeina speciosa
目:盘菌目
科:肉杯菌科 Sarcoscyphaceae
属:毛杯菌属 Cookeina
是否可食用:未知。
形态特征:
· 子实体小,高3-4cm,杯状,橙黄或橘黄色,似蜡质。
· 子囊盘直径2-2.6cm,深1-1.5cm,呈杯或碗状,边缘有短刺状毛,毛呈束状或弯曲,内侧平滑,外侧有散而平行排列的束状毛。
· 菌柄长1-1.5cm,柱形,多弯曲,内实。
· 是该属中最常见的物种。颜色各不相同,可能是偏白的黄色,粉红色、橙黄色或棕橙色。
生长环境:
· 腐木或枯树枝上散生或群生。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0
0
中文名:橘黄刺杯菌
拉丁学名:Cookeina speciosa
目:盘菌目
科:肉杯菌科 Sarcoscyphaceae
属:毛杯菌属 Cookeina
是否可食用:未知。
形态特征:
· 子实体小,高3-4cm,杯状,橙黄或橘黄色,似蜡质。
· 子囊盘直径2-2.6cm,深1-1.5cm,呈杯或碗状,边缘有短刺状毛,毛呈束状或弯曲,内侧平滑,外侧有散而平行排列的束状毛。
· 菌柄长1-1.5cm,柱形,多弯曲,内实。
· 是该属中最常见的物种。颜色各不相同,可能是偏白的黄色,粉红色、橙黄色或棕橙色。
生长环境:
· 腐木或枯树枝上散生或群生。分布于云南等地。
0
0
图片评论
0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