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-新生
2019年9月12日 1:17
关注

【 清 崔鹤 《李香君小影》 】立轴,绢本设色,52.4×124.5cm,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。 此作绘于1817年秋天,画面上的李香君伏在窗户边,面目清秀,脸色沉静,似在优愁,又似思念。作者通过一幅肖像画,将一代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柔美、坚毅、刚强和痴情表现的淋漓尽致!该画中的李香君沉秀纤柔,举止娴雅,衣纹线条清劲流畅,用笔工细。画中的背景十分简略,用以突出仕女的神情和姿态及内心活动。
       画家崔问琴(崔鹤)在这幅画中对生活于媚香楼(南京一妓院名)的李香君做了较有思想的设计:李香君置身于拱月圆形中式窗建筑中,其人娇弱之形象与屋中之陈设及屋顶之柳树,乃是对李香君身份之隐喻。其手中之桃花扇乃侯方域所赠,象征一段爱情(屋前之桃花则是对两人感情的进一步隐喻);而桌上摊开着的一本书,则别有含义:其虽身世复杂,却有着非同凡可的知识累积,有其个人之精神魅力,此非容貌姿色可易窥得。遂崔氏于该画之布局颇费一番心思。
       李香君(1624-1653年)又名李香,号“香扇坠”,原姓吴,苏州人。她与董小宛、陈圆圆、柳如是等被称为“秦淮八艳”。因家道败落,飘泊异乡在李香

评论
收藏
更多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皮埃尔·吉法尔印制并在法国巴黎出版的《清国人物服饰图册》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【陈枚(传) 清 《雍正耕织图》】 《雍正耕织图》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《耕织图》为蓝本,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。绢本,设色,每开纵39.4厘米,横32.7厘米。共有图46幅,其中耕图、织图各23幅,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,并盖有“雍亲王宝”和“破尘居士”两方印章。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,诗、书、画达到完美的统一,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。从画风上推断,似应出自陈枚之手。
0
0
崎阳唐馆图绘卷——明人遇见清人
0
2
崎阳唐馆图绘卷——明人遇见清人
0
2
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(1693年1月1日—1777年3月2日),满洲镶黄旗人,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。
0
1
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(1693年1月1日—1777年3月2日),满洲镶黄旗人,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。
0
5
果郡王,男,满族,1697年出生,封果毅亲王,清康熙帝第十七子,雍正帝异母弟。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。旗籍正红旗。
0
0
年羹尧(1679年—1726年1月13日),字亮工,号双峰,安徽凤阳府怀远(今安徽省怀远县)人,后改隶汉军镶黄旗,清朝名将。
0
1